【导读】近日,大型全球多中心开放标签、Ⅲ期随机对照试验(RCT)SEQUOIA研究(NCT03336333)中期分析数据全文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《柳叶刀·肿瘤学》(The Lancet Oncology)杂志(实时影响因子54.433),代表了这一重磅探索成果获得国际学术界最高认可[1]。 SEQUOIA研究在14个国家和地区、共153家中心开展完成,以广泛的全球入组分布、头对头比较BR标准方案设计,充分确证了新一代高选择性BTK抑制剂泽布替尼用于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CLL)/小淋巴细胞淋巴瘤(SLL)患者,无论del(17)(p13.1)状态,均可带来显著生存获益,且安全性良好,成为CLL一线治疗高效低毒的新选择,再度印证了泽布替尼的国际高品质。 本文由SEQUOIA研究Leading PI、文章第一作者、澳大利亚彼得·麦卡伦癌症中心(Peter MacCallum Cancer Centre)Constantine Tam教授进行权威解读。Constantine Tam教授也是泽布替尼首个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——AU-003研究的Leading PI,一路引领和见证了泽布替尼的探索历程。让我们共同聆听研究者,品读专家卓见,深刻理解循证,共勉CLL领域发展。 Prof. Constantine Tam 2016-至今 澳大利亚墨尔本文森特医院血液科主任 2012-至今 疾病组领导、低级别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瘤白血病 彼得·麦克卡勒姆癌症中心、维多利亚综合癌症中心 2012-至今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血液学教授 赫尔曼墨尔本大学癌症研究临床研究院(2013-2015) 墨尔本大学优秀教学奖(2010年) 西尔维亚和查尔斯维尔特尔慈善基金会临床研究员奖学金(2009) 安德森癌症中心医学博士,CLL患者导向研究奖学金(2006-2008) 新西兰新西兰青年调查员奖(2005年和2006年) 新西兰旅游/教育奖(2003、2004和2005)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皇家眼科学院奖(1998年) 墨尔本大学:神经科学、微生物学、病理学、药理学和血液学最高分(1994-1998)和院长荣誉名单(1993-1996) 革新国际指南,一线优选推荐,CLL/SLL全面覆盖——SEQUOIA研究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作为SEQUOIA研究这项大型全球多中心Ⅲ期研究的Leading PI,我对本研究的突破性成功深感欣慰,中期分析数据能够问鼎国际顶级期刊The Lancet Oncology,代表了国际同行对我们此项探索工作成果价值的高度认可。这是泽布替尼首个在初治CLL/SLL患者一线治疗的Ⅲ期RCT,是在AU-003研究和ALPINE研究证据基础上对泽布替尼开展的一线治疗CLL/SLL研究,从Ⅰ/Ⅱ期到Ⅲ期循证拾级而上。于临床实践,既往标准治疗BR方案(苯达莫司汀+利妥昔单抗)有限的疗效和较高的严重不良事件(AEs)发生率无法满足初治CLL/SLL患者迫切的临床需求,第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的脱靶效应和心血管AEs限制了临床应用;而SEQUOIA研究继ALPINE研究之后成功实现了泽布替尼在CLL/SLL治疗的全面覆盖——从复发难治(R/R)到一线,无论是否伴有del(17)(p13.1),均可从泽布替尼治疗中显著生存获益,且安全性可靠。 SEQUOIA研究的积极结果在2021年美国血液学会年会(2021 ASH)口头报告公布后,引发了全球同行广泛关注,随后泽布替尼即被快速纳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(NCCN)指南(2022年第2版)CLL/SLL一线治疗优先推荐,为全球患者带来了高效低毒的新选择。在此,我们也要特别感谢所有研究者的智慧与付出,感谢百济神州研发团队的匠心与专业,感谢所有受试者及其家属的支持与配合! 大幅突破免疫化疗方案疗效,持续印证高效低毒优势——无论del(17)(p13.1)状态,泽布替尼带来全面获益 入组高危患者较多,整体基线情况较差 队列1和队列2自2017年10月31日至2019年7月22日共入组590例患者,A组、B组和C组分别为241例、238例和111例。本次中期分析数据截至2021年7月27日,A组和B组中位随访26.2个月,C组中位随访30.5个月、较前期发表数据(中位随访18.2个月)延长了约1年。 队列1基线特征中,患者年龄普遍较大、中位70岁;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也较多,携带无突变IGHV基因患者超过半数(53%),大病灶(长径≥5 cm)和Binet C期患者分别约占1/3(30%和29%),整体基线情况较差。尽管如此,A组仍然取得了如此优异的疗效。 A组PFS高度显著改善,高危亚组一致获益 队列1于本次中期分析成功达到主要终点,取得了具有高度统计学显著性的阳性结果:A组和B组中位PFS(IRC评估)均尚未达到[95% CI:不可评估(NE)~NE vs 28.1~NE],A组2年PFS率较B组提升了16%(85.5% vs 69.5%),降低疾病进展风险达58%(HR 0.42, 95% CI:0.28 ~0.63),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(P<0.0001)(图1);泽布替尼的这些疗效优势在研究者评估结果中也一致,HR值与IRC评估相同(HR 0.42, 95% CI:0.27 ~0.66, P=0.00011)。A、B两组的中位OS均尚未达到。
图1 A组与B组PFS曲线图(IRC评估) 在预设的PFS(IRC评估)亚组分析中,年龄、性别、高危疾病状态[包括Binet C期、大病灶、携带无突变IGHV基因、伴有del(11)(q22.3)]等关键亚组均显示,泽布替尼组PFS显著长于免疫化疗组(BR方案)(图2)。
图2 PFS亚组分析结果 A组有效率更高、缓解更持久,优化全程管理 有效性方面,无论是IRC评估还是研究者评估,A组ORR均高出B组约10%(94.6% vs 85.3%,97.5% vs 88.7%),泽布替尼能使更多患者获得有效缓解,且缓解更持久、中位DoR更长(均为NE vs 30.6个月)。从全程管理的角度而言,一线治疗更持久的缓解意味着能够延缓患者进入后线治疗的时间,潜在延长PFS和OS。值得注意的是,本研究影像学和实验室评估的频率较高,可能更早地检出疾病进展,比如无症状性肿大淋巴结或淋巴细胞计数增加,严格的DoR和PFS评估充分保障了数据的可靠性。 C组更新数据疗效稳健,del(17)(p13.1)患者持续获益 C组本次延长了1年随访,随时间推移,近期和远期疗效数据都仍然惊艳,大幅超越免疫化疗历史数据。IRC和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均仍未达到(95% CI:NE~NE),24个月PFS率分别为88.9%(图3)和87.0%,ORR分别为90.0%和96.4%,中位DoR均未达到。24个月OS率为93.6%(图3),意味着绝大多数患者生存已超过2年。C组是目前针对伴有del(17)(p13.1)的初治CLL/SLL患者样本量最大的前瞻性研究,有力支持其作为这一高危难治性人群的有效治疗选择。
图3 C组PFS(IRC评估)和OS曲线图 泽布替尼多重安全优势,护航持续治疗 药物安全性是影响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、持续性乃至生存获益的关键因素之一。SEQUOIA研究本次报告的安全性数据中,A组和C组泽布替尼治疗无论较B组BR方案,还是横向对比伊布替尼既往数据,都显示了多重优势。与B组相比,A组和C组≥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、严重AEs发生率均更低(11% vs 51%,15% vs 51%;37% vs 50%,41% vs 50%)。且B组患者普遍免疫功能低下,治疗前6个月内≥3级感染风险明显增加,更易发生严重的COVID-19感染,与既往研究观察结果一致[2]。 与伊布替尼间接比较,BTK抑制剂备受关注的心血管安全性方面,本研究泽布替尼表现与ASPEN研究[3]和ALPINE研究[4]中一致,A组房颤发生率(3%)仍明显低于伊布替尼、与B组相当。B组房颤发生率与伊布替尼Alliance A041202研究中BR方案组也相当(3%),而该研究中伊布替尼±利妥昔单抗组高达12.6%(随访24个月) [1,5]。诸多证据都证实了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共价BTK抑制剂,比伊布替尼具有更好的靶点选择性,更少的脱靶毒性降低了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[6-8]。 国际品质全球认可,期待惠及更多患者 回望泽布替尼探索足迹,从最早启动的全球多中心Ⅰ/Ⅱ期AU-003研究开始,这一创新BTK抑制剂就走进了国际学术界的视野。一路走来,泽布替尼10余项Ⅱ/Ⅲ期临床研究充分证实了在B细胞淋巴瘤一致性的卓越疗效。目前,泽布替尼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获批上市,国际高品质广获认可,适应症覆盖CLL/SLL、华氏巨球蛋白血症(WM)、套细胞淋巴瘤(MCL)、边缘区淋巴瘤(MZL)等多个瘤种领域;NCCN指南中,对于CLL/SLL(初治和R/R)、WM(初治和经治)、MCL(R/R)、MZL(R/R),泽布替尼均作为优先方案推荐。SEQUOIA研究成果登顶The Lancet Oncology,将进一步夯实全球对泽布替尼优效性和安全性的信心,期待泽布替尼继续拓展探索,造福更多患者生命! 参考文献 [1]Tam CS, et al.Lancet Oncol,2022 Jul 7:S1470-2045(22)00293-5. Epub ahead of print. [2] Choi Y, et al. Blood,2021,138 (suppl 1): 184. [3] Tam CS, et al. Blood,2020,136: 2038–2050. [4] Hillmen P, et al. European Hematology Association,June 9–17, 2021 (abstr LB1900). [5] Ruppert AS, et al. Leukemia,2021,35: 2854–2861. [6] Munir T, et al. Am J Hematol,2019,94: 1353–1363. [7] Mato AR, et al. Haematologica,2018,103: 874–879. [8] Guo Y, et al.J Med Chem,2019,62: 7923–7940.